第361章(第1页)
自那夜过后,宋蕴锦又沉寂了下来,静心等着凤仪宫的消息。
而随着“夏至”的到来,日头一天比一天热。
换季时节,冷热交替,若不注意尤其容易着凉风寒。
小孩子夜里贪凉,睡觉时难免蹬个被子,吹个风,宫里好几个年纪小一些的皇子公主便纷纷着了道,太医们忙得脚不沾地。
幼宜公主也不幸中了招,太医看过之后,为她开了三天的药。
按理来说,若是谨遵医嘱服用,两三天过后,幼宜公主就该去了病症才是,可不知为何,她的病情却愈发严重,竟发起了高热且迟迟不退。
距今幼宜公主已发病五六日,人已烧至迷糊不醒,神智不清。
宋皇后担心得彻夜难眠,嘴角都急出了火泡。
乾元帝听闻幼女病重,惊得赶忙放下奏折,从御书房匆匆赶往皇后的寝宫。
自宋蕴锦被打入冷宫之后,六皇子与五公主便暂时寄养在凤仪宫的偏殿。
乾元帝赶至五公主的闺房时,宋皇后正靠在床边默默垂泪,憔悴不堪的面容上写满了担忧与心疼。
见皇帝到来,她赶忙起身行礼,“陛下您可算来了……”
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无助与凄惶。
乾元帝愣怔了一下,他已经许久未见过皇后如此脆弱的模样,本想斥责的话语,顿时说不出口。
“皇后莫急,幼宜究竟如何了?”
乾元帝急步走向床榻,见着榻上陷入昏迷,烧得两颊通红,不时发出痛苦呓语的小人儿,心慌得直打踉跄。
这个情形,明显是不容乐观。
“太医说如果再高烧不退,恐有性命之危。”
宋皇后抹着泪珠,哽咽请罪道:“都是臣妾的不是,近来只顾忙着长宁郡王与裕敏郡主的大婚,疏忽了对两个孩子的照料,以致于幼宜一不小心遭了如此大难。臣妾失职,恳请陛下责罚。”
乾元帝搀扶了一把发妻,面对她憔悴担忧的容颜,实在不忍怪罪。
他亦知皇后近来一直忙着两国和亲大事,难免对后宫有所疏忽,也是情有可原。
“皇后不必自责,你一向对这个孩子尽心尽责,朕都看在眼中。朕此前也听闻宫里好几个孩子都着了风寒,此事委实怪不得你,只是没想到幼宜的病症竟如此之重。”
“臣妾多谢陛下体谅。”
宋皇后起身继续说道:“好几个太医都来瞧过,都说只是感染了普通风寒,同其他几位皇子公主并无不同。可能是幼宜自幼体弱,或者受了别的惊吓,所以才格外遭罪。”
乾元帝拧眉不悦问:“那些太医可有应对良策?”
宋皇后含泪摇了摇头,“药也吃了,针也扎了,各种法子猛药也都试过了,全无见效。几位太医都表示束手无策,说只能听天由命了……”
乾元帝怒道:“一群庸医,一个小小的风寒都治不好,朕要他们有何用。”
“陛下息怒,太医们已经尽力了,怪他们也无用。何况眼下还需得靠太医给幼宜续命,或者再给他们几日功夫,便能化险为夷呢。”
宋皇后柔声劝道,成功将乾元帝的怒火消下去了大半。
他半蹲下身,伸手轻抚着女儿滚烫的额头,目露心疼。
宋皇后见状,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皇后便直说吧。”
宋皇后吞吞吐吐道:“其实幼宜前几日病中时常在念叨着她的生母,臣妾怕惹陛下不愉,是以不敢提及。只是幼宜如今这般状况,臣妾实在担心,都说母女连心,不如请陛下暂且解除了宋才人的禁令,让她回来亲自陪同照看,或许能对幼宜的病情有帮助。”
乾元帝沉默了片刻,问道:“幼宜生病之事,宋才人知情吗?”
宋皇后连忙摇头,“臣妾不敢让人通知宋才人,也下了封口令,不许宫中之人乱传消息,她至今还蒙在鼓里。”
转头看了看烧得神智不清的女儿,乾元帝终是心软。
“那就让人将她接出冷宫,先安置在你的偏殿里照顾幼宜吧。等幼宜病好之后,朕再考虑宋才人的去留。”
宋皇后喜出望外,大松了一口气。
“陛下仁慈,有了生母贴心照料,说不得幼宜的病就有救了。这几日臣妾实在惶恐得很,生怕幼宜在臣妾手里头出了差池,回头难以向您和宋才人交待。”
乾元帝知道皇后在害怕什么,难得体贴地安慰道:“这些日子辛苦梓潼了,也是朕思虑不周,忘了孩子们对生母的依赖。”
宋皇后柔柔一笑,“陛下日理万机,这些后宫琐事岂能分占您的心神,本该是臣妾的职责所在。此次幼宜出事,亦是臣妾疏忽所致,实在是难辞其咎。”
“那宋才人之事便交由皇后安排了,朕想再单独陪陪幼宜。”
乾元帝的脸上也罕见露出了彷徨之色。
都说人生有三难,中年最怕丧子。
尽管乾元帝多子多女,亦难以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宋皇后闻歌知雅意,静静地退出了卧房,将空间留给了这一对天家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