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杨辰江清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心腹议事,思想政治(第2页)

……

工部之中。

杨辰到来后,没有与众人寒暄。

而是屏退左右,直奔主题。

“改革新政,目前推行的如何了?”

参与新政改革的几人,俨然以仲晨为主,仲晨躬身道。

“陛下,新政已经在各州、府、郡、县,层层推进下去,目前还算顺利。”

杨辰看了一眼仲晨,他知道仲晨说的这句“还算顺利”的意思,那就是遇到了一些阻力。

不过现在,也不是纠结细枝末节的时候,只要整体推进没问题,让新政运行起来就好。

等今年一过,到了明年,新政效果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杨辰点了点头,又追问。

“改良的农具,推广的怎么样?”

这时候,作为工部尚书的宋仁,躬身说道。

“陛下,改良的农具,在农事比较发达的十二个郡县,已经开始打造了,江南下一轮的耕种就能用上。”

杨辰听到这里,眉头微微皱起。

“怎么只有十二个郡县?不能全面普及吗?”

宋仁付扶了下,有些歪的官帽,苦着脸说道。

“陛下,这改良的农具,虽然经成大器之手,已经将工艺的操作难度,和成本降到最低。”

“但是对于很多郡县来讲,这制作难度也太大了,有的郡县,甚至没有几个工匠……”

杨辰听到这里,眉头也微微舒展了些,确实现在大唐的工匠技艺太低了。

农事发达的郡县,这意味着经济发达,工匠水平也高一些,官府人手也足。

而且地方官府养的工匠,制作这农具也要付工钱。

这里也不排除,有的地方官府,认为这农具无用,不愿制作。

不过杨辰也没有点破,等到秋收,看结果就知道了。

到时候,杨辰敢保证,这些不配合改制的地方,肠子都得悔青。

“嗯,朕推着新政,就是为了增强我大唐国之根基!”

“新政之初,有些小阻碍都是正常,等秋收时,结果出来,各地自然都会争相效仿。”

杨辰双目熠熠生辉,威严说道。

众人闻言,齐齐躬身。

“陛下圣明!”

杨辰紧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这些配合改制的地方,众位爱卿务必多上心!”

“朕要看到效果!”

“如果朕发现,只是应付了事,到时候必定拿你们是问!”

杨辰威严的气场,随着话音,直接众人心头。

以仲晨为首,众人对着杨辰深深一拜。

“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促成新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