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上奏人才招募会计划,成立海外贤才馆(第2页)
“海外藩国皆是我大明属国,因此藩国属臣照我大明官员降一级对待,在海外藩国任职满十年后,可有一次回大明述职的机会,若表现得好,便可留在大明朝堂,当然,也可以选择回藩国。”
朱雄英这番话说出来,登时引起一片哗然。
殿下的文武大臣们纷纷议论出声,朝堂很快变得嘈杂起来。
朱元璋刚刚问朱雄英那句“你想好了吗”,根源也是在这里。
因为他写的这人才招募会计划书,对招募到的人才实在是过于优待了。
不论对方是什么身份,皆可报名参加人才招募会,而一旦被选中进入海外贤才馆,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可以随着藩王去海外藩国做官。
甚至于,任职满十年后,还有机会可以回到大明当官。
哪怕海外藩国的官员比大明的官员官职都降了一级,可那也是官啊!
知道这个消息的大臣们,已经想到了这个人才招募会开始招募的时候,会有多少人蜂拥而至。
尤其是这人才招募会并不限身份,报名的人绝对会是一个想象不到的数字。
当然,还是读书人更有优势,也更想成功。
他们寒窗苦读十数年,或许并没有“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可他们一定想做官,想出人头地。
但在大明,,想要当上官,起码也要是个举人。
在古代中举的人已经能算是人中龙凤,可想而知考中举人的难度,否则也不会有那篇《范进中举》了。
而海外贤才馆的存在,可以让那些不是举人,甚至不是秀才的人,直接就能当上官。
哪怕是海外藩国的官,可那也是官啊!
而且未免不会有机会再回到大明当官,这就相当于是掉在马前面的胡萝卜,虽然看得到吃不到,可总有希望在。
只是十年时间而已,那些秀才想要考中举人,十年时间说不定都少了。
三年一次乡试,十年也不过是三次乡试而已。
如今可以跨过这个鸿沟直接当官,对一些资质平庸的读书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
奉天殿内,有些大臣皱起了眉头,似是想要说话,可在接触到朱樉、朱棡等人的凶狠目光后。
这些人想了想,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虽然此制于礼不合,可到底和他们没什么太大关系,甚至对天下读书人来说都是一个大好事。
他们吃饱了没事干出来说些煞风景的话干嘛?
他们绝对不会害怕这些藩王对他们动手,嗯,绝对不是。
而且,这件事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嘛。
家中若是有那等不争气的子孙,大可以打发他们去海外藩王,有他们的照拂,十年之后绝对能留在大明当官。
这么一想,去海外的经历就好像给他们身上镀了层金一般,至少面上看上去好看了许多。
还有那种族内不听话的子弟,也可以把他们都打发出去,眼不见为净。
见这些大臣议论来议论去,到底没有敢站出来说什么意见,朱元璋就将此事拍板定下了,“行,爱卿们既然不反对,那就按大孙说的去做。”
“散朝!